P.S. 覺得字太多看不下去的話,就按 end 直接看結論吧。
先提供基本資料:
哈爾濱萬達室內滑雪場是世界第一大室內滑雪場,它比原先在杜拜的世界最大室內滑雪場的面積要大上三倍左右。其總面積為 80,000 平米,其中 15,000 平米是接待大廳(租賃雪具、餐飲、休息區),雪道面積是 65,000 平米(15,000 平米的娛雪區、50,000 平米真正的雪道)。一共有 6 條雪道,其中 2 條麋鹿道分別長 498 米,這也是全世界室內滑雪場最長的雪道。1 條老虎道/雪兔道長 350 米和 1 條黑龍道長 380 米,上半段的坡度都能達到 25.44 度。
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zh-tw/travel/mavmmjp.html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 google map 在中國行不通,與現實的差異很大,必須使用百度地圖才行。但百度在台灣應該沒有 server ,所以會吃出國的頻寬而比較慢,剛開始試著使用時會有點不太習慣。
在此以哈爾濱萬達茂 (Wanda Mall) 附近的地圖做對照 (點擊可看大圖),百度地圖上可以看到萬達茂的旁邊是松花江的一條支流,google map 則根本沒有這條支流。連河流都會差這麼多,就更別說一些道路或是地址了。
如果用 google 衛星圖的話,雖然能夠保證準確而且比百度的衛星圖新,但是因為 google 的衛星圖和道路圖是錯開的,缺乏道路標示的衛星圖也實在用處不大。
百度地圖也有街景模式和衛星圖模式,但操作方法和 google map 不一樣。google street view 是去抓右下角的小人丟到地圖上,但百度是要先將滑鼠移到右下角的圖示,在跳出來的選項中點選切換模式,然後再用滑鼠去點想要看街景的地方。
再來簡單介紹一下哈爾濱市,台灣桃園機場有直飛航班到哈爾濱市的太平機場,所以算方便。但只有長榮與中國南方航空有飛,而且航班並不是天天有,所以機票時間並不好安排,這在一開始就得注意。直飛航班的機票價格大約在 13,000 ~ 16,000 TWD,考慮到哈爾濱的緯度跟北海道的稚內差不多高,這樣的航程賣這價錢也算合理吧。去上海轉機我想就不要考慮了,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遇到「流量管制」~ 這個國家給民航機的空域那麼窄,大家在天上機擠機的,導致空管動不動就得要求飛機排隊管制起飛,所以還是把變數降低一些吧。
在此順便抱怨一下桃園機場二航廈的 C5R 登機門。正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登機門」而是一個要下樓梯到一樓去搭機場巴士的「區域」,下到 C5R 的一樓之後得要再去四處找布告看自己的航班倒底是在哪個登機門,因為這個「區域」的登機門有四個,如果人多還得想辦法往前擠才看得到。實在是很奇怪的設計,就直接在機票上顯示 C5R-1, C5R-2 之類的不行嗎?為何非得要搭這幾台飛機的三四百位旅客在那邊四處找布告不可?
推測 D5R 應該也是跟 C5R 一樣的問題。
哈爾濱太平機場的國際航廈很小,比日本富山機場都還要小很多,之後或許會遷移到新建的航廈,但在我去的時候還是在舊航廈。這個舊航廈的入境大廳和出境大廳小到整架飛機一百六七十位旅客都擠過去的話是會爆滿溢出建築物外的。所以他們會做一些控管,例如一次只讓一二十人進去/出來之類的,這在其他機場應該比較少見。
從太平機場怎麼過去呢?搭出租車過去江北萬達茂大約 30 ~ 40 分鐘車程,但是出租車師傅不肯打表只能跟他喊價,而且還會聚集起來耍手段騙人,例如一開始跟你說會打表,但上車之後又否認之類的。所以首先不要隨便讓出租車師傅幫你搬行李,也不要相信他會打表,然後強烈建議人和行李上車之前就先談好價格,降低不適感。
正常價格應當在 150 CNY 上下,但喊到 180 ~ 200 CNY 也都算正常,我當時又因為開始下雨不方便離開車子,就只能喊到 230 CNY ( 1,058 TWD) 被宰。如果不喜歡這種感受的人可以提早約好人來機場接機,這樣的話變數就會少很多。至於包出租車可以上背包客棧找,上面會有一些師傅留微信帳號可以聯絡。
P.S. 雪友 Jack Chiu 提供經驗,可用滴滴 app 叫專車約130 CNY。看起來是更加安全划算的選擇喔。
若行李很少,也許可以考慮搭免費接駁車去國內航廈再轉往市區的機場大巴,但從各方 blog 看到這些大巴士常常要坐滿才發車,在車上等一兩個小時還不開車是常有的事,所以時間有限者還是選擇出租車吧。
哈爾濱市被松花江一分為二,松花江的北邊就是松北區或是江北區,有室內滑雪場的萬達茂就在這一區。松花江的南邊是比較繁榮的主要市區,這邊也有萬達的商場在,所以如果要去室內滑雪場的話,要講清楚是「江北萬達茂」比較不會搞錯。
在百度上搜尋也是一樣,只 key 入萬達的話就會跳出一堆東西讓你搞不清楚東西南北 (萬達廣場、萬達百貨、萬達影城... etc),所以請認明江北萬達茂,而這個「茂」就是 Mall 的意思。
再來就是江北萬達茂周邊的介紹。
萬達集團是很廣泛的土地開發,所以不是只有蓋萬達茂這個商場與萬達樂園而已,這個集團會連周邊的土地都一起做重劃、蓋樓、然後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萬達集團在中國幾個主要經營的點。
下面兩張照片是萬達茂附近的萬達城 (地產) 還在持續蓋樓兒。
這些大樓都有 32 層樓左右,非常高。遠看雖然很像樣,但近看或甚至住進去以後就會發現很多細節還是很差,例如樓梯扶手斷掉、樓梯間的水泥整面斑駁、邊邊角角的裝潢翹起剝落、漆面掉落... etc。但即使如此,附近的居民與旅客還是挺多的,所以這些大樓的一樓店面幾乎都是有開店的,像是旅館、餐飲店、雜貨店、生鮮超市 (水果還不少)、中國聯通、地產銷售... etc。
不過我怕拉肚子毀了練習時間,所以這些餐飲店都沒進去過,我只吃包裝食品與萬達茂裡面的東西。結果也真的只有我沒拉肚子,真是萬幸。
在許多資訊都不太清楚、準備時間只有兩周 (勉強夠辦台胞證) 而且預算又有限的狀況之下,我這次決定住的是在 trip.com 上面訂的鉑睿酒店。我除了有確定在百度地圖上的位置以外,而且還有買 skype 點數直接撥電話去確認過台胞證可以入住。在下面的地圖上可以看出距離稍遠得走一段路 (≅ 1 km),請務必確認自己能不能背著裝備走到。但房價很便宜,最便宜的雙人房一晚大約 644 NTD,但是沒有對外窗與空調,只有一個小透氣窗對著走廊與涼風扇可以吹,請不耐熱的人多加注意房間照片,有疑問的話要事先問清楚。至少房間乾淨、洗澡的電熱水器正常、每天房務也會打掃倒垃圾。
至於撥電話去酒店詢問是為了內賓/外賓以及使用台胞證能不能入住的事,不然到時候不能入住就囧了。因為感覺在訂房網頁上都是隨意全部標註為內賓,所以只好想辦法在百度地圖上找到電話,然後打電話確認。
下面兩張照片是我要離開時拍的。
這些公寓式酒店的經營模式也有點意思,它的前台和後台是分開的。就是說雖然可以看到不少一樓的酒店店面,各有各的招牌和櫃檯,但是樓上的房間其實是一整排通通在一起的。大概也因為如此,所以房間是用感應卡與電子鎖,這樣想起來就很合理,因為方便房務出入,也方便酒店之間彼此出租或銷售房間。覺得這樣的聚落跟 time sharing resort 比起來又是另外一種不動產的切割出售方式,很有趣。
入住的時候除了在訂房網站已經刷卡付的款項以外,還需要再給押金 100 CNY。退房時櫃台人員會用對講機呼叫樓上的房務進房檢查,確定沒有損壞東西後才會把押金退還。
我住的這個便宜房間雖然沒有冰箱,但是有很大尺寸的 LCD 電視。開機畫面是阿里巴巴集團海爾然後自動連接到網路電視節目,可是遙控操作起來有點 lag 不太喜歡。
然後這電視居然很容易當機!?轉台太快當掉也就算了,連擺著螢幕保護畫面跑個一二十分鐘也會當,這實在讓人很點點點.... 因為上面既沒有電源開關也沒有插頭可以拔,所以當機後就只能這樣擱著一兩個小時看會不會自己恢復 (沒有 hardware watch dog 機制讓它自動重開嗎?),這也是一整個莫名奇妙,我就這樣開著電視睡到一半才想到可以抽房間卡讓整個房間斷電來關掉電視,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在地圖上我有另外標示出我有注意到的一些酒店 (點擊可看大圖),大家可以配合距離和房價自行決定。在我這次去過之後,覺得其實過松花江支流在科技二街、銀水灣路那邊的幾間酒店搞不好距離更近 (麗楓酒店、美豪麗致酒店、星途酒店... etc),看起來也不錯,而且也比皇冠、嘉華、文華那邊那三家五星酒店還便宜快一半,下次還要去的話應該可以考慮看看。
從萬達茂二號門看對面的三棟五星酒店。
再來是整個萬達茂的內部介紹。
在下面的地圖上可以看到「娛雪樂園」的入口是在整棟建築物的西南邊,也就是「二號門」那裏。所以如果住在北邊的公寓酒店群的話會比預期中再多走快 100 m 就是這個原因。
商場內的餐廳與超市卻是在遙遠的另一側,所以滑完之後要揹著所有東西走去餐廳區域吃飯是有點辛苦的 (還得再走回來!)。而距離娛雪樂園最近的餐廳就是麥當勞,在二號門一走進來的左手邊就是了,因此很容易就會淪落到三餐都靠麥當勞維生的地步。大麥克套餐在這裡叫做巨無霸套餐,要 30 CNY,其實還稍微比台灣貴一點點,但服務有比台灣的好。內容物與味道上的話也都跟台灣差不多,唯一的差別是他們用的起司味道比較重,喜不喜歡就看人口味了。
下面照片是萬達茂內部的樣子,除了有很多沒看過的牌子以外,已經是個不錯的百貨公司了。但是 Mall 裡面的櫃位並沒有賣雪具,好像以前有冷山,但可能已經撤了吧,我找很久找不到。
下面照片是整個哈爾濱萬達茂的全貌,官方說是紅色鋼琴,但有的人會說是紅色高跟鞋。
因為佔地很大,所以出入口位置千萬別搞錯了,要走的是西南邊的二號門,弄錯的話一走就是 500 m 以上的距離 (雖說這麼大一棟百貨商場卻只有兩個出入口也是挺奇怪的,但這建築物真的就是這樣,請別擅自認為它到處都有門可以走)。揹著所有的裝備多走那麼長距離的心情是很幹的,所以千萬要注意。
二號門一進來就能看到麥當勞。這一天剛好大麥克誕生 50 週年的 MacCoin 發送,照片上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在排隊等 10:30 發放。
我到最後就是背裝備和水瓶出門,在走過來的路上的小超市買點可樂之類的汽水,再走到萬達茂的麥當勞買三個漢堡 (單點),然後就帶進去娛雪樂園裡面的置物櫃放著一整天慢慢吃。(冷了就算了,就當作自己是在美國滑雪,反正冷掉也還不至於會吃壞肚子)
走過麥當勞之後,左手邊就是娛雪樂園的門口。從這個玻璃門走進去就是娛雪樂園的詢問處、售票處、以及感應閘門。
在官網上的雪票票價可以看到高級道全天是 488 CNY (2,245 TWD),這與在櫃檯前看到的價格相同。說真的這雪票還挺貴的,比 Niseko 全山券還貴。這個列出來的所有票價都是包含租借置物櫃、雪衣雪褲、雪靴、雪板、安全帽 (頭盔) 的價錢,官方並沒有販售自帶裝備的票,這也是個奇怪的地方。
而在娛雪樂園的玻璃大門外會有許多黃牛徘徊,特別是在商場中間的黃色椅子附近,他們會跟遊客兜售不須租裝備的俱樂部票 (但還是有置物櫃可用),票價會比官方售價便宜不少,四小時或全天的票都有,如果想省錢的人可以考慮。在進入感應閘門時也會顯示這張票叫做俱樂部票。而因為這些俱樂部票是要預訂的,在前一晚 21:00 前就要先給數量訂票才能最便宜。若要當天並且臨時生出來賣人的話,就只能四處去找有先負擔風險的黃牛提前買下的票,就會比較貴。如果混夠熟的話,可以前一晚先用微信連絡好就能拿到最低價。
但是自帶裝備的話要記得戴安全帽過去,若沒有安全帽的話是不准搭魔毯 (magic carpet) 和 chairlift 的,也就等同於沒辦法玩了。工作人員在這點上面莫名地注重安全,別妄想能打混過去。
拿到票卡之後就過底下照片中的感應閘門,然後到照片右側的雪衣褲 boots 租借處拿票卡跟工作人員拿置物櫃的鑰匙 (手環)。
要注意的是,這娛雪樂園是刷卡進、回收卡出,所以沒有辦法中午或晚上走出去餐廳吃完飯再回來,一但出去娛雪樂園就無法再進去了。因此會變成只能接受裡面貴兩倍的餐點與飲料,所以要省錢的話一開始就要自己帶進去放在置物櫃裡。因為價差實在太大,所以覺得先買好吃冷的也無所謂了,就當成是在美國滑雪吧。
注意離場時得把置物櫃手環歸還後才能退卡出場,沒歸還手環的話閘門不會開的,而且隔天進場時拿到的手環是從籃子裡隨機給客人的,所以個人物品就無法在置物櫃裡面放過夜。這造成每天都要把裝備和雪衣全部背過去滑雪場,每天都使用不同的置物櫃放衣服鞋子食物,結束後再全部揹回酒店,非常不方便。
這邊就是娛雪樂園的一樓,室內滑雪場在它的正上方。要上去滑雪場的話要再刷票卡過一道閘門,然後有個電扶梯可以搭上去 (大概是因為體驗遊客的「娛雪城堡」C 票價格不一樣,所以用這種區隔做管制)。
置物櫃區,要看手環上的號碼找到自己的櫃子。以這高度就看的出來這無法放板子的。
然後.... 其實這個娛雪樂園不算有更衣室! (有教練用的更衣室,但門口是全開的沒有遮蔽),所以大家都是在置物櫃前面的開放空間換衣服。因此最好出酒店時就把最底層 or 壓縮衣褲穿著,這樣在娛雪樂園裡換衣服時才不會尷尬。
偶爾會見到有人站在椅子上穿衣服和鞋子,我也搞不懂為什麼?
廁所只在 1F 置物櫃區的旁邊,不大而且只有蹲式,常常還有點髒。建議每天出門前提早在酒店解決,不然在這個滑雪場要上大號時會有點麻煩。2F 滑雪場裡的俱樂部廁所好像都封了,門根本打不開,所以要上廁所就是得走上一大段路到 1F 去上了,這點實在不方便。
接下來是娛雪樂園的內部,簡單來說因為寬度夠寬所以切成三個部分,最左邊是紅 + 綠線,中間是黑 + 稍陡綠線,右邊是黑 + park。兩條綠線都有魔毯運輸,要到山頂的紅線黑線就靠 chairlift。
照片最下方的是出入口在 1F 的娛雪城堡,裡面就是滑雪圈和一些短短的初學者坡道,基本上不是特地跑這麼遠來滑雪的人會進去的地方。
至於這種雪道圖為什麼只有貼在娛雪樂園裡面的看板上,而在官網找不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最後進入滑雪場的門是這一道很厚的電動門,它的開關是右邊的那條「紅色繩子」,要拉下這條繩子後門才會開。因為它的標示不太直覺,所以我很和很多人一樣搞不懂要怎麼開,只會站在門前傻傻地等。在此特別提一下給大家知道。
下面的照片是在中間黑線上拍的 (最大坡度 25.45 度)。
雖然 chairlift 有兩條,但是我在的期間都只有開放左邊 park 的那條而已,所以就是搭到山頂後再走到自己想要的地方下去。搭這個 chairlift 的時候會被強烈要求馬上把 bar 放下,若沒立刻拉下的話,工作人員會一直大喊要你拉下。挺不習慣,但注重安全也算是好事。
當然就像前面講的,如果你沒戴安全帽的話,根本就不會讓你搭 chairlift。那如果不小心忘記帶怎麼辦呢?去滑雪場內唯一的那家雪具店找店員哥交涉,他們會變出一頂來讓你租,價格有點忘了,可能 30 CNY 左右吧,然後要押金 500 CNY 或是押證件二選一。
為什麼我這麼清楚呢?因為我忘記過,哈哈。因為冬天時會把帽子戴在頭上,而夏天熱戴不住,就忘記要扣在背包上帶出門了。在此特別感謝爆走雪人 Book Lin的交關幫我解決這件事。
下面照片是從紅線頂往下看的樣子 (最大坡度 20.08 度)。
這條紅線要練滑行也挺不錯的,但接綠線的部分是一段平坡,得浪費一些高度才能加速衝過去,有點可惜。
從山腳下往上看的樣子。最右側就是 park。要搭 chairlift 前需要用票卡感應開門。如果買的是四小時券但是時間超過了,一樣可以感應開門,只是最後須在雪具租借櫃台補超時的差額 (倒也不會加價罰你)。
park 的上半部,有 rail、box、gas pipe... etc,底下的中跳台 (kicker) 和小跳台沒辦法拍到。
box 每天總是有一群人很辛勤地來回爬坡,反覆一直練習,而且女生還不少。滑出凹洞來的話也會拿鏟子挖雪補回去。
chairlift 的動力是馬達。
如果要在綠線反覆練習的話,就會走去搭這條世界第一長而且有扶手的室內魔毯。因為搭的時間很長,所以像這樣把板子放在上面是最輕鬆的,快到站時再拿起來就好。
兩旁會貼很多有趣的話,一開始看覺得很有意思,但久了會覺得很干擾。我到後來都是故意避開視線,或是透過玻璃看隔壁綠線上的人的動作,然後想自己要練的東西。不然一直看到那些標語的話,會無法專心想自己要練的東西。
下面的照片是魔毯由上往下望的樣子。
因為很長,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魔毯的頭尾都有工作人員顧著。當有人跌倒時,工作人員會讓魔毯緊急停止 (所以在魔毯上的站姿也不要太奇怪,不然緊急停止時會摔倒的)。通常都是 ski 跌倒居多,因為 ski 要上這個魔毯不太容易,穿著板子走路很滑,常常還要工作人員幫忙推上去。因為得走一段路才能搭到的關係,snowboard 都是脫雙腳的,所以要上魔毯就很輕鬆。
這條最長的魔毯上來之後就是這個滑雪場最緩也是最寬的綠線,通常就是在這邊練習日式平花 (最大坡度 13 度)。但這幾天機器故障的問題好像還沒有完全解決,所以有時候溫度會稍微偏高,雖然還是在零度以下,但滑起來就會有點黏而緩慢,有時有點惱人,因為等於能練習的部分又再變短。
結果我來練個兩天就把我 Flux DSW binding 的右腳 toe ladder 弄斷了,一整個囧囧囧,還好 Book 先拆他另一副 Fix binding 的料來借我用,不然要在這邊花一萬塊新台幣買組新 binding 真的會心情 down 到極點。
一行人的合照。
後來不知道是因為製冷機器故障還是怎樣的關係,山頂居然露出了底下的鋼板、鋼管、鋼條。營運一年就出現這樣的狀況,不免令人擔心以後的營運成本會加高到多少。
下面的照片是滑雪場的唯一一間餐廳 (咖啡廳),幾乎是滑雪場內唯一能買到食物飲水的地方 (注意!沒有販賣機可以投飲料!這裡不是日本!)。另外一間在 1F 以前是 subway 的店則很小而且不一定會開門。
滑雪場內並沒有提供免費飲水 (要花錢買瓶裝水),而餐點價格很貴,一份咖哩飯套餐要 58 CNY (267 TWD)!!味道還相當普通,可取之處只有份量夠大。
1F 小店賣的熱奶茶一杯 25 CNY (115 TWD),要來一杯嗎?
我真的有買一杯來很珍惜地喝過 Orz
要省錢的話,真的只能自己從外面帶水與午餐晚餐進來放在置物櫃裡。這就是為什麼我會一早就買三顆漢堡帶進來了,寧可三餐都靠麥當勞維生也實在受不了這種貴兩倍的餐點價錢。
附帶一提的是,正常規劃進入 2F 滑雪場的路線是繞一圈的,大概是為了將進入與離開的人潮分開的關係,所以進 or 出的自動門在不同地方而且是單向開啟的。而為了降低冷氣洩漏使用了雙重門,得花時間等它一開一關。因為繞遠路又要等門開,所以變成熟悉的人會去走這咖啡廳裡面盡頭的吸菸區的手動門,那邊就變成一條出入的捷徑。當然,不想吸二手菸的人就還是乖乖繞路吧。
這咖啡廳說實在的布置得很不錯,但座位實在太少囉。
因為置物櫃設計上的問題,所以有的人不想把板子背回酒店時,就會像下面照片這樣把板子扔在咖啡廳裡過夜,隔天再來拿。我看這幾天也都在滑雪場的其他遊客有這麼做。這也是挺神奇的景象,因為好像也沒有人被偷板子。
我終究還是會怕被偷或是被刮到板子,再加上負重走點路還 ok,所以就還是每天背著來回,單程 1 km (而且是 spread snowboard LTA & 神之武 兩張板子)。
下面照片是滑雪場內的唯一一間雪具店,位置就在感應票卡的入口處旁邊。入口處內外都有店面,但因為店員可以由管制門自由出入,所以算是同一間店。東西不多而且還不賣零配件! (螺絲、齒條、綁帶... etc),很不方便,如果有任何零件損壞或遺失就只能整組買新的,很整人。我們有一天就因為這樣的事搞了好久,這點實在跟一般印象中的滑雪場很不一樣。
這間雪具店也有兼幫客人寄放雪具,一件 30 CNY。但是他們也只是像照片中那樣把客人的板子通通堆在一起而已,並不會好好地幫你放好。取件時也是客人自己去翻找,找到之後就自己拿走,店員也不會理會。這樣的寄放雪具方式也真是令人開了眼界,不曉得收錢的意義在哪裡?如果自己扔在那邊隔天再自己撿走大概也沒問題吧。
下面照片是透過商場的玻璃屋頂看到滑雪場的外觀的樣子。
下面照片則是商場中的溜冰場,尺寸頗大,感覺應該是曲棍球的標準場地了。
這一天莫名地被 Book 推坑買了一雙 DEELUXE 的過季新 Boots,因為實在很便宜所以就買來試試看囉。結果我還幫人帶一雙回台灣,哈哈哈。
另外提一下錢的問題。
雖然出發之前有聽說不少中國的行動支付多發達,現金如何難用之類的話 (或是業配文)。但實際到哈爾濱之後,無論是搭車、吃飯、住宿、或是到酒店附近的雜貨店買零食、飲料、水果,現金都還是很流通的,百元大鈔付給對方一樣能找零,我沒有一次受到刁難過。所以要去玩的人不用像我一樣太緊張,就換好人民幣過去花用即可,但是記得千萬要額外多帶現金過去,因為這邊的信用卡幾乎只收銀聯卡,所以台灣辦的 VISA、MASTER 這種外卡是幾乎不能使用的。就算機器能刷,店員也不一定會操作。所以一旦現金用光就孤立無援了,就別太鐵齒,最好多帶一點 RMB 去吧。
若在中國的銀行有開戶而想試試看行動支付的人,我看到的是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最常見,通常都是這兩者的二維碼一起放在結帳櫃台。
P.S. DiDi 出行的話,據說要選擇出租車 (也就是計程車) 才能打表付現金,若是叫了以往的 Uber 車輛 (快車、專車) 就只能電子支付了,這時就囧了。
證件/簽證的話,帶護照+台胞證最好。護照是出入台灣海關用的,台胞證是出入中國海關用的。雖然大原則是這樣,但在航空公司櫃檯則護照+台胞證+機票都會檢查,因為他怕你到時候無法進出會造成額外的麻煩,但這時卡式台胞證夾在護照裡很容易掉,需要特別注意。
因為 2016年7月1日起,台灣居民來往大陸免予簽注,也就是所謂的台胞證免簽政策,因此就沒有以前的簽證、簽證效期與加簽的問題了,也不管是新式還是舊式台胞證,只要還在台胞證有效期間內就可以隨意出入/滯在中國。更進一步的政策請搜尋國台辦的「給台灣人民準國民待遇」,既有實質上的好處又能矮化台灣地位,算是很高明的一招。而新的卡式台胞證就有點被認定為中國的準身分證了,我看到中國公民抵達哈爾濱機場後是拿身分證過海關的,所以大概是攪和在一起當作國內航班似地拿身分證飛吧。
至於海關的本國/外國通道嘛,因為機場太小了就根本沒在分的,有空位就會被工作人員拉過去,本國居民也一樣被叫去外國通道排隊。我就是跟一群中國公民一起排外國通道的,所以就不用在這點上面糾結了。
台胞證的辦理地點在香港的中國旅行社 (中旅集團大廈 or 旺角分社,普通件 240 HKD 需工作日七天,港澳居民的回鄉證也是在這裡辦),所以在台灣只能付錢送給旅行社代辦,沒辦法自己處理。最便宜的普通件在 1,500 TWD 上下,網路上搜尋一下就能找到不少旅行社有做郵寄代辦的生意,所以還沒辦的人就盡早寄證件和照片去給人代辦吧。
至於所謂的一次性台胞證 (落地簽),因為還牽涉到目的地機場有沒有這個櫃台,需要提前幾天透過航空公司預報申請,以及櫃台到時候有沒有開門,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了。
因為中國邊檢規定一直在修改的緣故,網路上搜尋資料請注意其日期,最好是當年度的會比較準確。
網路的話就跟一般去中國出差或觀光一樣。
中國的網路長城封鎖 google、g-mail、facebook、line,所以直接過去只靠飯店 wifi 的話,手機也跟廢了沒兩樣,除非有辦法找到 VPN 設定好來用。這部分若有申請國際數據漫遊就沒問題,因為國際漫遊的 data 不會被防火長城擋掉可以自由連網使用,只是因為本地沒有 server 只能吃出國頻寬所以會有點慢,但還是會比用 VPN 跳出國快得多。若用本地的服務像是百度地圖之類的話,連網速度倒是很快,所以唯一可喜之處大概只有漫畫網站速度比在台灣快很多。
中國當地常用的 app 為百度、百度地圖、DiDi 出行 (以前叫 DiDi 打車)、微信、攜程旅行、攜程攻略、鐵路 12306、支付寶 (Alipay)。如果預期中會用到的話,最好在台灣就先安裝好,並且要盡早把帳號申請好並確認可以使用。不然到時候一個人在國外遇到問題會無法解決。部分原因應該跟中國強推網路實名制有關,例如微信的帳號並不是簡訊認證就完事,它還需要一個已經有微信帳號一個月以上的人幫你進行掃二維碼認證。
微信幾乎是唯一跟當地人聯絡的辦法,所以要儘早把帳號申請好。DiDi 出行則是可以隨時修改登記的手機號碼,所以可以先用台灣的號碼申請,若有借到或是自己養中國的門號後再改掉即可。
在微信上與當地人聯絡必須使用簡體中文,在 iphone 上只要打完字後複製全部 (先不要送出),就會出現簡繁互換的選項了,很方便的。
回程那天的飛機是 15:00 的長榮,因為我等於是連滑五天 (第一天 11:50 落地,下午 15:00 就進去滑到晚上了),所以就安排最後這天觀光。因為第一天來被機場的出租車師傅硬坑覺得很氣,而後來背包客棧的「征途」孫師傅終於加了我微信,所以我就直接約了包車半天 + 送機。我去搭了松花江索道,然後去松花江鐵路橋、防洪紀念塔、索非亞教堂、道外中華巴洛克、文廟(孔廟)、日軍 731 部隊遺址(這有點遠)。最後再送機,孫師傅還幫我搬行李到二樓,服務很周到,我可能還稍微耽誤到他的午餐時間,真是不好意思。
第一次坐這種包車旅遊,覺得還挺不錯,特別像我這種時間緊迫行李又多又重的狀況就很適合,因為就不用再趕著回旅館拿行李了,省了不少事。而且能跟當地人聊天也是很有意思。
景點都是在 TripAdvisor 與攜程攻略上面看來的,挺方便。但不要像我這樣硬塞這麼多景點以至於每個點都只能稍微看一下,很趕。
觀光景點因為偏離主題而且本文已經太長了,就不多做介紹。
這班長榮原定 15:00 起飛,14:30 都已經開始叫乘客上機場巴士了,才突然流量管制不給飛,只好又把旅客趕下巴士回來候機室痴痴地等。沒想到我第一次正式來中國旅行就遇上大名鼎鼎的流量管制。因為我中午只吃兩塊麵包開始餓了,所以只好買泡麵先擋一下。
為什麼是泡麵呢?在候機室泡泡麵不是很奇怪?因為泡麵是在這機場裡能買到最像樣的東西了,這裡面沒有餐飲店。至於其他能吃的只有麵包、洋芋片、黃飛紅、堅果... 等等。這碗沒肉的普通泡麵要 20 CNY ( 92 TWD),也是很坑人。還好登機門前的桶裝水飲水機是免費的而且熱水運作正常,大概也是因為沒餐飲店而出現的解決之道吧。
我有買一條俄羅斯巧克力,這在老道外的超市賣 10 CNY,到機場免稅店就賣 20 CNY。所以我看還是盡量避免在太平機場買東西比較好,有需要的就先在市區買齊吧。
幸好只延遲一個小時就順利起飛了。
飛到台灣沿海附近時,我真的對數量超級多的漁船燈火超級驚訝的,一度還以為自己是不是看錯海面與地面,直到真的接近陸地看到路燈時才確定那是漁船的燈。
底下照片很亮的白燈就是漁船,比較微弱而且是黃色的是路燈。
下面的照片是拍到的淡水河出海口夜景。
總結來說,其實哈爾濱萬達茂那一帶治安很好,板子、行李暫放路邊也不會有人偷搶。當地人也都不錯,並不會因為口音聽不懂就存心欺負你或是坑你,只要有疑問,當地人也大多會熱心幫忙解決 (雖然某些時候可能會讓台灣人覺得太直接或太冷淡,但那只是他們習慣這樣互動,並沒有惡意)。我有次身上背太多東西進不了生鮮超市,一個路過玩電動滑板的十幾歲小弟弟還特地過來幫我開門,真的令我驚訝。
至於機場的出租車就多小心點吧,那是唯一需要多注意的地方。
滑雪場以早上的客人最多,但一半以上的人到 11:30 就會撤退,特別是國家隊的那些國高中小朋友也是這樣。這點我覺得還滿重要的,因為那些小屁孩會理所當然地一直插隊!魔毯或 chairlift 都插隊!國家隊的國家級小屁孩的國家級插隊能力不是我們這種凡人可以抵擋的!!接著過中午後就會越來越少人,到 16:00 時甚至會少到一條雪道只有三四個人。17:30 時會補一點夜滑的人進來,但也很少。因為是室內場地的關係,不會因為氣溫、天候或太陽光線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好處,一路從早滑到晚絕對不是問題,而且也感覺不到外面天黑。
總費用跟從台灣跑一趟日本差不了多少,我這次 6 滑 4.5 花了 34,000 TWD 左右,而特休假的消耗上則是一樣 (如果有多人一起分攤住五星酒店的話,倒是可以住得很愉快)。
老實說,快 500 m 的室內雪道雖然是世界第一長,但終究還是只有 500 m,反覆滑上一整天的話也就差不多了。除非像我一樣有特地要練習什麼東西,否則我覺得來這邊滑一兩天就會很麻痺了。因此我認為對一般雪友來說,哈爾濱萬達茂就是個夏天能去然後開開眼界的地方。真的有強烈的練習目標時再考慮增加天數,而這時候就會是很好的場地,原因正是因為不會受天候影響。
Hi.. 問一下雪板怎樣放在出租車? 考慮拿不拿雪板去滑。 Thanks.
回覆刪除其實就跟在台灣搭計程車一樣,放在後座斜插就可以了。一端在腳踏上,一端靠椅背,還有空間放個登機箱不用開後車廂。
刪除國家隊的國家級小屁孩的國家級插隊能力不是我們這種凡人可以抵擋的!!>>>>這一點真的不能更同意了!
回覆刪除我們8月初去時住在比鉑睿更遠一個站牌的公寓酒店,實在扛不了裝備走那麼遠,所以每天是搭35路公車來回雪場,單程1塊錢,班次很多,還蠻方便的。
哇,要再更過去一個站牌的話的確很遠呢。
刪除不過這樣的話是直接在万达文化旅游城公交首末站上車嗎?其實我沒去搞懂到底在首末站那邊要怎麼搭車,真是慚愧,所以就也沒搭過公交車。
很棒的介紹文,謝謝分享喔!!
回覆刪除也感謝你的鼓勵喔~
刪除所以最近開始考慮把以前去過的地方也寫一寫了,不然貼 fb 都是放水流沒幾天就消失掉,找都找不回來,這樣也幫不了以後要去的人。